跳转到此页面的正文

数字法隆寺宝物馆

  •    

    法隆寺宝物馆 互动体验展示空间
    2023年8月1日(星期二) ~ 2024年1月28日(星期日)

    在数字法隆寺宝物馆中,可以通过数字内容或复制品对无法常设展示的法隆寺相关著名宝物进行详细鉴赏和体验。自8月1日起则会以《法隆寺金堂壁画》为主题,展示富有临场感的图板(复制品)和可在大型8K显示屏上自由鉴赏绘画细节的数字内容。此外,通过考证了伎乐面具和服饰的原始姿态的复原仿制品,可以接触到曾经令人们着迷的伎乐这项艺能的多彩世界观。

展览会的看点

重要文化财产《法隆寺金堂壁画写真玻璃底片》
1935年摄影/玻璃底版(珂罗版底片)/363张/奈良法隆寺


第六号壁 阿弥陀净土图/《法隆寺金堂壁画》(节选部分)
*现场展示的是缩小图示面板

《法隆寺金堂壁画》由四面大壁上绘制的四方四佛和八面小壁上绘制的菩萨总计12面组成,在烧毁之前就受到高度评价。当时担任古社寺保存会会长、帝国博物馆(后来的东京国立博物馆)首任馆长的九鬼隆一在1920年出版的《法隆寺壁画保存方法调查报告书》中如下讲述道:

“在当今世界所知晓的东洋诸国壁画中,法隆寺金堂的壁画是最为杰出的,这一点众所公认(下文省略)”

2015年,法隆寺的《法隆寺金堂壁画写真玻璃底片》与便利堂所拥有的照相底片(同时摄影的四色分离照片和红外线照片等83张)一同被指定为重要文化财产。自次年起的五年期间进行清洁等修理后,实施了数码数据化。

 

法隆寺金堂壁画写真玻璃底片数码浏览

《法隆寺金堂壁画》据认为制作于七世纪下半叶至八世纪初,是曾经位于法隆寺金堂内壁(外阵)上的大画面壁画。1949年1月26日在火灾中烧毁。《法隆寺金堂壁画》写真玻璃底片由美术印刷公司便利堂于1935年摄影,向现今传达了烧毁前的金堂壁画之姿。

“《法隆寺金堂壁画》写真玻璃底片数码浏览”数字内容使用高精细扫描仪从363张写真玻璃底片中获取图像数据,并将数据拼接后的高精细图像显示在大型8K显示屏上。为了获取图像数据,开发了以1500dpi分辨率采集数据的专用扫描仪。将一张写真玻璃底片分成五部分获取图像数据,在校正摄影时的镜头失真和显像时产生的浓淡差异的同时,将多张图像拼接在一起。对于一幅壁画的图像,大壁超过300亿像素,小壁超过170亿像素。

2020年,“《法隆寺金堂壁画》写真玻璃底片数码浏览”在网上公开,可以在PC、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上观看。在本会场,可以在70英寸8K显示屏上鉴赏。尽情欣赏由大画面显示屏呈现的被誉为佛教美术瑰宝的《法隆寺金堂壁画》的线描之美。

「法隆寺金堂壁画」写真ガラス原板デジタルビューア〉操作画面の写真
法隆寺金堂内阵,“《法隆寺金堂壁画》 写真玻璃底片数码浏览”操作画面截图

制作:法隆寺、奈良国立博物馆、国立情报学研究所高野研究室
*协助:文化财产活用中心、便利堂
*支持日语、英语

法隆寺金堂壁画写真玻璃底片数码浏览

 

伎乐和复原仿制伎乐面具及服饰

伎乐是在飞鸟时代从大陆传入的户外表演面具艺能。在国宝《圣德太子绘传》(第5面)中,描绘了612年从百济归化日本的名为味摩之的乐师从吴国(现在的中国)习得了伎乐舞,听闻此事的圣德太子便召集少年跟他学习的场景。伎乐在平安时代衰退,现今只有通过文献和面具上的铭文等了解其角色名。

伎乐面具除了法隆寺献纳宝物(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31副以外,还传入了正仓院和东大寺。现存的面具大多数是奈良时代的作品,但传入法隆寺的伎乐面具的特征是其中包含飞鸟时代的作品。东京国立博物馆和文化财产活用中心于2018年制作了伎乐面具“吴女”和“迦楼罗”的复原仿制品,于2019年制作了伎乐服饰“裳”和“袍”的复原仿制品。根据现存的文献,对颜色和形状进行了反复探讨后,重现了原来的姿态。尽情欣赏曾装点现已失传的伎乐这项艺能的多彩世界观。


重要文化财 伎乐面具 迦楼罗
飞鸟时代 7世纪
在法隆寺宝物馆〈第3展室〉展示法隆寺献纳宝物的伎乐面具
为了保护作品,仅限周五和周六对外开放

(复制品)伎乐面具 迦楼罗
2018年
復元模造 伎楽面・伎楽装束の写真
(复制品)伎乐服饰 袍
2019年

 

*This project is supported by the Agency for Cultural Affairs, Government of Japan, through the Japan Arts Council, Fiscal Year 2022.

 

数字法隆寺宝物馆的展览活动解说信息见此处

文化财产活用中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