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美术的黎明期 绳文·弥生·古坟时代
2楼 日本美术历史概观 1展室
2023年1月2日(星期一) ~
2023年7月2日(星期日)
公鸡形埴轮
古坟时代 5世纪
2楼 日本美术历史概观 1展室
2023年1月2日(星期一) ~ 2023年7月2日(星期日)
日本列岛在大约一万三千年前开始制作土器(低温无釉陶),这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相对较早。其后,日本列岛各地创作出以丰富的造型美著称的土器与独特的土偶。这一阶段被称为绳文时代,从公元前一万一千年至公元前四百年。接下来的弥生时代是从公元前四世纪至三世纪上半叶左右,稻作文化、青铜或铁制工具从中国以及朝鲜半岛传入日本,给当时人们的生活带来飞跃性的变化,促使崭新的造型美诞生。古坟时代是从三世纪下半叶至七世纪左右,是日本历史上开始建立国家的时代。出现了专为大王与豪族制作的器物,其中包括铜镜、铁制武器、以及鎏金或镶嵌华美玉石的装饰品。排列在巨大“古坟”上的埴轮也是这个时代的代表。
伎乐面 醉胡从
奈良时代 8世纪 三井高大捐赠
2楼 日本美术历史概观 1展室
2023年1月2日(星期一) ~ 2023年2月12日(星期日)
日本的佛教文化在六至七世纪的飞鸟时代急速发展,寺院相继建立,佛像、佛具的制作及佛经的抄写活动也极为盛行。到了八世纪的奈良时代,奈良东大寺铸造起巨大的毗卢遮那佛铜像(奈良大佛),日本古代佛教文化至此到达巅峰。主馆1-2展室展出佛教传来不久之后的飞鸟时代至奈良时代的佛像、佛具、佛教经典等作品。
江户城主殿内眷居所会客室障壁画底稿(局部)
19世纪
2楼 日本美术历史概观 2展室
2023年1月31日(星期二) ~ 2023年2月26日(星期日)
东京国立博物馆于令和四年(2022 年)迎来了创立150 周年。在这150 年的历史中所收集的文物不仅包括国家评定的国宝和重要文化财,也收藏了诸多虽未被评定等级却依然精彩的文物。本年度这间展室将以"未来国宝—东京国立博物馆 书画逸品"为主题进行展览,全年为您介绍本馆研究员所甄选的"未来国宝",敬请欣赏
重要文化财 准胝佛母像(局部)
平安时代 12世纪
2楼 日本美术历史概观 3展室
2023年1月2日(星期一) ~ 2023年2月12日(星期日)
平安时代(794-1192),与奈良时代以天皇为中心的国家主导的佛教信仰不同,对佛教的个人信仰在宫廷贵族间普及。在贵族们丰厚财力的支持下,精湛的工艺技术和高雅的审美品味得以发展,催生出细腻优美的艺术造型。而进入武士阶层掌权的镰仓时代(1192-1333),人们转而推崇朴实明快、富有跃动感的造型。主馆3-1展室介绍八世纪末至十六世纪末在日本佛教发展过程中诞生的绘画、书法、雕刻、工艺等作品。
国宝 《古今和歌集》(元永本)下帖平安时代 12世纪 三井高大捐赠
2楼 日本美术历史概观 3展室
2023年1月2日(星期一) ~ 2023年2月12日(星期日)
自平安时代中期(10世纪左右),基于日本审美意识的“和样”文化逐渐成熟。宫廷贵族阶层成为这一时期艺术的主体,天皇和贵族的文艺活动为日后的日本艺术奠定了基础。此处介绍与日本宫廷渊源深厚的美术品。其中,包括贵族阶层所书的隽美假名、纸张华丽的书法墨迹,富有日本特色的绘卷、描绘日本风景或风物的“大和绘”,以及作为贵族日用器具而精雕细琢的工艺品。
重要文化财 四季山水图屏风
传 周文 室町时代 15世纪
2楼 日本美术历史概观 3展室
2023年1月2日(星期一) ~ 2023年2月12日(星期日)
在镰仓时代(13世纪),通过渡日的中国僧侣或是留学中国的日本僧人,禅宗正式传入日本。随之,巧用墨色浓淡与运笔气势描绘对象的水墨画以及被称为“墨迹”的禅僧墨宝也一同传至东瀛,日本的画家和禅僧纷纷效仿,开始创作。水墨画的影响很快从禅宗界向外普及。其技法遂成为日本绘画不可欠缺的要素。此外,禅僧的墨迹为其弟子视若珍宝,代代相传,并成为装饰茶席的挂轴而备受珍重。本展室为您介绍创作于镰仓时代至室町时代(13-16世纪)的以山水、人物、花鸟等为题材的水墨画,以及个性张扬气势非凡的禅僧墨迹。
志野茶碗 名“桥姫”
美浓 安土桃山-江户时代 16-17世纪 松永安左卫门捐赠
2楼 日本美术历史概观 4展室
2022年11月22日(星期二) ~ 2023年2月12日(星期日)
本是坐禅时用于提神的抹茶,于十二世纪随禅宗一起自中国传入日本。在日本发展出一套充满仪式感的饮茶法,并将茶道具、饮茶空间、茶室建筑整合为一体,孕育出日本独特的饮茶文化。这种与饮用抹茶相关的综合艺术文化称为日本茶道。安土桃山时代(1573-1603),日本茶道集大成者千利休根据个人喜好选用寻常可见的质朴道具,创出以简朴稚拙的审美为特征的“侘茶”,奠定了今日茶道之基石。江户时代以来,各个流派繁荣兴盛。曾经为将军和战国武将把玩于掌上的茶道具(名物),传承有序,流传至今,本展室按季节展示这些珍贵藏品。
一之谷马蔺兜
安土桃山-江户时代 16-17世纪
2楼 日本美术历史概观 5展室・6展室
2022年11月22日(星期二) ~ 2023年2月12日(星期日)
平安时代末期至江户时代的大约七百年间(12世纪末至19世纪末)是武士掌握政治实权的时代。此展室的作品包括武士的肖像画,历史上著名武士所书信札,武士用品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刀剑及刀剑外装,武士在战场上穿用的甲胄及阵羽织,弓箭及马具等武器与武具,并为您介绍武士日常穿着的服饰。这些器物有时作为武家历史和地位的象征被将军或大名用于赠答,有时也被武士敬献给神社或寺院以表达自身的信仰之心。
梅图袄绘(局部)
圆山应举 江户时代 1784年
2楼 日本美术历史概观 7展室
2023年1月17日(星期二) ~ 2023年2月19日(星期日)
日语中的“袄”指设于房间之间可自由拆卸的推拉门;屏风立于所需之处,用于遮蔽视线,分割空间。房间的气氛可因更换不同绘画主题的屏风或袄而发生变化。用在何处、用于何季、定制者为何人,房间与使用场合的性格与用途不同,所需之作品亦随之变换。人们的生活与品味随时代而变,各个时代也孕育出其多彩的作品。
南天獏莳绘枕
江户时代 18世纪
2楼 日本美术历史概观 8展室
2022年11月22日(星期二) ~ 2023年2月12日(星期日)
十六世纪末,日本迎来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从朝鲜和中国传来的先进工艺技术,和经由 “南蛮贸易”(十六世纪中叶至十七世纪日本通过葡萄牙与西班牙的商船进行的贸易)输入的前所未见的欧洲及东南亚的种种物品,都为日本的文化带来了巨大刺激。江户时代,不仅武士阶层和宫廷贵族,积蓄了一定经济实力的商人阶层也开始引领文化潮流,诞生了种种匠心独具的作品。本展室向您介绍为生活增色添彩的陶磁器、光泽华美熠熠生辉的漆器、设计精巧妙趣横生的金属工艺品,以及使用刺绣、染织技法制成的锦衣华服等。
“灵龟”二大字
佐藤一斋 江户时代 1845年
河田燕捐赠
2楼 日本美术历史概观 8展室
2023年1月2日(星期一) ~ 2023年2月19日(星期日)
江户时代(1603-1868)因社会安定,民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享受文化的社会阶层,从武士及贵族阶层扩大到富裕的商人和知识人,乃至庶民阶层。幕府所施行的锁国政策虽然使得日本与海外无法自由渡航往来,然而通过长崎等仍开放的港口,与他国间“物”与“人”的交流并未中断。江户时代的绘画创作,不仅受到一直以来所憧憬的中国的影响,也受到对西洋文化的强烈好奇心的驱使。江户时代,为迎合各种的社会阶层的品味和需求,诞生了多种风格的书法与绘画,造就了众多个性丰富的画家和书法家,是一个孕育出成熟文化的时代。
厚板 蓝地唐狮子图案
江户时代 17世纪
2楼 日本美术历史概观 9展室
2023年1月2日(星期一) ~ 2023年3月5日(星期日)
日本传统戏剧之一的能剧,通过奉纳于神社或寺庙来祈福丰收、子孙繁盛、健康以及长寿等。因此,能的装束与道具也喜好使用寓意吉祥的图案装饰。日本不仅有传自中国的象征祥瑞的龙与凤、百兽之王的狮子、百花之王的牡丹等图案,也拥有独创的祈愿茁壮成长的若松(嫩松)、延年益寿的老松以及带来财宝的帆船等图案。敬请欣赏能装束上所装饰的寓意吉祥的华丽图案。
振袖 绀色平绢地御帘桧扇图案
江户-明治时代 19世纪
大谷美智子捐赠
2楼 日本美术历史概观 10展室
2023年1月2日(星期一) ~ 2023年3月5日(星期日)
日本的民族衣装——和服,是以江户时代(1603-1868)用作外衣的“小袖”(指袖口较小的一种和服)为原型发展而来的。小袖原为宫廷贵族及武士的里层衣物,约从十五世纪开始变为武士日常穿着的外衣,十七世纪后更普及至富裕的城市工商业阶层。女性们身穿华丽的小袖,配上精美的发型和小梳、笄、簪等发饰,尽情享受时尚。当时的流行风尚可从江户时代的风俗画和浮世绘美人画中一窥而知。城市富裕工商阶层的男性则时兴穿着条纹、格子纹、碎花纹的精致小袖,腰带上夹挂一个装放随身小物的“印笼”,连在印笼上端、用来将其固定在腰带上的“根付”也十分讲究。
梅窗美人图(局部)
鸟桥斋荣里 江户时代 18世纪
2楼 日本美术历史概观 10展室
2023年1月31日(星期二) ~ 2023年3月5日(星期日)
江户时代(1603-1868),人们的兴趣转向同时代的时尚和风俗,面向普通民众描绘生活百态的绘画和版画大量问世,这些便是“浮世绘”,即描摹浮华俗世之绘。最初的浮世绘是画师用毛笔直接绘成的单件作品,其后出现了大量印制的木版画。木版画起初仅以黑白两色印刷,继而才诞生了使用多种颜色反复套印的彩色版画——锦绘。浮世绘的题材也从最初的当红歌舞伎艺人和青楼花魁逐渐扩展至花鸟画、风景画等。主馆10-2展室配合四季时令介绍浮世绘佳作。
凤辇
江户时代 19世纪
2楼 便殿(贵宾室) 便殿(贵宾室)
2023年1月11日(星期三) ~ 2023年3月31日(星期五)
“凤辇”是天皇出巡时的交通工具,1855年孝明天皇搬迁皇宫(现京都御所)、明治天皇出巡东京都曾使用。出行时轿夫们将辕杆扛在肩上抬轿。
怪事也会发生呢!
1992年
2楼 企划展示 高圆宫藏品展室
2023年1月2日(星期一) ~ 2023年3月19日(星期日)
此处展出高圆宫殿下与宫妃殿下共同收集的现代根付作品。根付是一种用绳子系结在印笼、烟草盒等随身物品的另一端,将这些物品悬挂在和服腰带上时卡在腰带上的卡子。同时也具饰物的功能。
1楼 日本美术之门 特3展室
2023年1月2日(星期一) ~ 2023年3月12日(星期日)
在此展室内,观众可以通过高清复制的屏风与最新的投影映射技术,欣赏、感受并全身心沉浸于屏风所描绘的春、夏、秋、冬四季景观中。
对于现代人的生活而言,“屏风”似乎已是遥远的存在,但实际上其用途远不止于在房间中分割空间、遮挡他人目光或挡风作用,还能够点缀生活空间,为人们的生活增色添彩,因而备受珍重。包括屏风在内的诸多“文化遗产”,正是这样在人们远久的生活劳动中孕育,通过世代传承延续至今,并将继续传续给未来我们的子孙后代。希望您能够通过近距离观赏屏风中所描绘的景色、声音和氛围等,体味到当年的人们是如何描绘和使用屏风,并将其传承至今的。
1楼 日本美术之门 特4展室
2022年4月1日(星期五) ~ 2023年3月31日(星期五)
重要文化财 杨柳观音菩萨立像(局部)
奈良时代 8世纪 奈良 大安寺
1楼 类别展示 11展室
2023年1月2日(星期一) ~ 2023年3月19日(星期日)
奈良大安寺是日本第一个由国家建立的寺院。其前身寺院称作大官大寺,此名称有国家重要寺院的含义,随着八世纪初的平城京迁都,移至现址,后来被称为大安寺。奈良时代里成为富有浓厚国际色彩的大寺院,从印度、越南、中国等地到访日本的僧侣们都居住在其宽阔的寺院内,一度作为研究佛教的中心而繁荣。
传至大安寺的奈良时代佛像群均为独木雕刻像,优美的躯体表现和细腻的雕工是其主要特征,木雕像是平安时代(794–1192)以后的主流,此佛像群可称为其先驱。大安寺可誉为日本佛教的发源地,本展将以这些佛像为中心介绍其魅力。
重要美术品 戗金凤凰桐纹经箱
室町-安土桃山时代 16世纪
1楼 类别展示 12展室
2023年1月24日(星期二) ~ 2023年4月16日(星期日)
在日本,从架橱、衣柜到化妆用具、文房用品、餐具,生活中近乎所有场合的器物上都使用了漆。木头、竹子、金属、陶瓷、布料、皮革、纸张等,漆可以涂施于任何材质表面,具有广泛的实用性。漆在装饰方面也具有高度的自由性,或用于描绘纹饰,或作为粘合剂镶嵌贝壳、金属,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装饰工艺。“莳绘”出现于奈良时代(710-794),是使用漆绘制图案后,在其上播撒金或银等粉末从而表现纹饰的技法,之后逐渐发展成为日本漆器工艺的代表技法。此展室介绍以莳绘作品为主的日本漆器工艺佳品。
蓬莱镜
镰仓时代 13世纪
1楼 类别展示 13展室
2022年11月22日(星期二) ~ 2023年2月19日(星期日)
日本金属工艺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三世纪,最初是对中国大陆及朝鲜半岛传来的技术与制品的模仿,其后在本国文化成熟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了独特的技术和表现形式。其特色在于:作品大多产生于佛教与神道信仰的背景中、不过度追求技巧而着重于追求优美的造型和丰富的表现力、装饰图案中加入四季风物及几何元素、讲究细节处理等等。主馆13-1展室介绍金工匠人们利用各种金属的特性所制成的宗教用具、生活用具、武具马具、装饰器物等作品。
重要文化财 刀(名物 石田正宗)
相州正宗 镰仓时代 14世纪
1楼 类别展示 13展室
2023年1月17日(星期二) ~ 2023年4月9日(星期日)
铁剑在日本最早出现于弥生时代(公元前5世纪左右至公元3世纪左右)。然而,锻铁制作刀剑始于古坟时代中期,即五世纪。当时受到中国及朝鲜半岛的影响,锻造的是刀身没有弧度的直刀。而刀身弯曲并在刃部烧制纹理的“日本刀”则诞生于武士成为历史舞台主角的平安时代后期,即十一世纪。十三世纪日本进入镰仓时代,山城、大和、备前、相模的刀匠集团纷纷锻造出精妙刀剑,并展现出独具地域特色的创作风格。十五世纪进入室町时代,美浓地区刀匠集团兴起,与其他四处合称为 "五处传"。江户时代(1603-1868)的日本刀相对于以往的古刀被称为新刀,以各地的城下町为中心锻造生产。此处为您介绍十一世纪至十九世纪之间,各时代及地域具有代表性的刀剑佳作。
彩绘山茶花香盒
乾山 江户时代 18世纪
广田松繁捐赠
1楼 类别展示 13展室
2023年1月17日(星期二) ~ 2023年4月16日(星期日)
本展室按时代为您介绍从平安时代末期的十二世纪到室町时代的十六世纪在各地制作的陶瓷器。既有陶罐瓦缸等日常用品、也有日本独特的“茶道”道具、文人亲自烧成的煎茶道具,和令欧洲人为之倾倒的绚丽豪华的伊万里瓷器等。敬请欣赏这些魅力四射的日本陶瓷。
能面 平太
“天下一是闲”烙印 安土桃山-江户时代 16-17世纪
1楼 类别展示 14展室
2023年1月2日(星期一) ~ 2023年2月26日(星期日)
能剧作为日本传统戏剧之一,成熟于室町时代(1336-1573),有不少新面具在此期间 涌现出世。后来,能剧受到武士阶级的青睐,逐渐被视作一种雅好和修养在武士阶层中流 行,世间开始盛行复刻著名面具之风。1593年至1682年的约90年间,先后有不少能面高手 被授予了“天下第一”的称号。
复刻面具不仅要求复制品与原品外观一致,还需悉数复制原品上的瑕疵,内表面的凹凸,以及可称为工匠签名的烙印。但即便如此,也无法掩盖工匠自身的个性与风格。敬请赏 鉴这些个性迥异,极富人气的名品面具!
重要文化财 日本沿海舆地图(中图) 中部/近畿(局部)
伊能忠敬 江户时代 19世纪
1楼 类别展示 15展室
2023年1月2日(星期一) ~ 2023年2月26日(星期日)
东京国立博物馆的藏品除美术作品,考古资料之外,还包含大量关于历史与民族的资料及作品。其内容主要有绘图与地图,古文书与古书,拓本与摹本,老照片等。这些藏品是了解十七世纪至二十世纪间日本的政治,社会,文化,交通,景观等各个方面的珍贵资料。此展室定期更换展览主题,通过各种历史资料为您呈现“诉说历史”的展览。
螺钿楼阁人物八棱罐
冲绳本岛 第二尚氏时代 17世纪
1楼 类别展示 16展室
2023年1月31日(星期二) ~ 2023年5月7日(星期日)
南北纵长的日本列岛在多样的自然环境下孕育了千姿百态的文化。阿伊努人生活在北海道岛与其周边各岛屿严峻的自然环境下,崇敬自然界将其视为神明,并与大自然和平共处。此处,作为北方文化的代表,通过阿伊努人在渔猎、纺织等生产活动中使用的工具来介绍其日常生活。
另一方面,作为南方文化的代表,为您介绍在与中国、日本以及朝鲜半岛、东南亚进行贸易及交流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文化的琉球王国的工艺品,主要包括染织品以及与丧葬仪式相关的陶器。
1楼 类别展示 17展室
2022年4月1日(星期五) ~ 2023年3月31日(星期五)
为了展览、保存及传承这些文物,需要持之以恒地开展保存与修复活动。此处分别从展览与收藏的环境维护、状态的调查与分析、对已损伤文物的修复这三个主题来介绍本馆的保存与修复工作。
美音
岛崎柳坞 明治时代 1907年
岛崎柳坞捐赠
1楼 类别展示 18展室
2023年1月2日(星期一) ~ 2023年3月19日(星期日)
明治时代(1868-1912)的日本致力于发展成为与欧美诸国并驾齐驱的近代国家。然而日本传统的手工艺与西方艺术框架产生了冲突,深深融入日本人生活的日常用品如屏风和袄(隔扇),点缀生活的陶瓷器,金属工艺品,漆器工艺品,染织工艺品等,从西方的艺术概念来看不能称之为“美术”。为了使欧美诸国理解这些工艺技术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日本传统手工艺人在革新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与此同时,明治政府积极参加海外的博览会,并在国内举办展览会,还设立了美术学校,完善了国内的“美术”制度。此间诞生的作品向世界证明了日本身为与欧美诸国比肩的近代国家的地位。此处为您介绍完善国内美术制度,同时汲取西方的近代思想,艺术创作者开始提倡自我主张与个性的明治时代,以及将这个时代的技术与表现发展到极致的大正(1912-1926)与昭和时代(1926-1989)的作品。
1楼 类别展示 19展室
2022年4月5日(星期二) ~ 2023年3月31日(星期五)
东京艺术大学大学院实习生与本馆的共同研究项目选取了冲绳的红型染作为主题,制作了展品的印染工序样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您能切身感受到人类双手所创造的技术之美。
1楼 类别展示 19展室
2022年4月5日(星期二) ~ 2023年3月31日(星期五)
以表庆馆的狮子像为吉祥物的“绿色狮子”教育普及园地。通过“在东博○○的制作过程”可以了解作品的制作工序以及技法,还有变得更为便利的e国宝“在东博探寻国宝”以及可以自由拖动作品3D图像的“转动东博”等体验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