このページの本文へ移動

东洋馆(亚洲文物)

2013年1月2日(周三)重新装修开馆。基于“围绕亚洲文物之旅”的主旨,展示中国、朝鲜半岛、东南亚、西域、印度、埃及等地的美术、工艺品及考古文物。

 

 

 


1楼

  
中国佛像
1展室

此处主要介绍六世纪至八世纪的石造佛像和金铜佛像。
佛教从印度传至中国并开始制作佛像的时间推测是始于公元二世纪左右。五世纪中叶至八世纪佛教信仰迅速普及,佛像的制作对象不单局限于佛教的始祖释尊(释迦牟尼),还陆续出现了如来、菩萨、天部等多种多样的佛像。材质也分金、银、铜(青铜)、铁、石材、木材、干漆、粘土、纸等诸多类别。其中以石造佛像和镀金的金铜佛像最为常见。
请欣赏制作于黄金时期的中国佛像的优雅造型。

图片:重要文化财 菩萨立像  

2楼

  
绿洲(教育普及园地) 旅行导览
2展室

“绿洲”是通过映像和体验活动感受有关亚洲的一些小知识的场所。映像介绍从埃及到印度的商旅以及三藏法师的求法之路。

  
印度・犍陀罗雕刻
3展室

古代印度,佛教、印度教、耆那教等创出种类繁多的神像并通过雕刻形式发展变化,其中心造型是以佛教的始祖释尊(释迦牟尼)为首的佛像。佛像是释尊涅磐约500年后于一世纪中叶分别在犍陀罗和马图拉开始制作的。犍陀罗的佛像受希腊的西方文化影响显著,面部轮廓雕刻凹凸明显并具写实性。马图拉的佛像以印度自古以来的传统样式为主流,富有朝气的表情、丰满的体态为其特征。
请欣赏古代印度多彩的雕刻造型。

图片:如来头部  

  
西域美术
3展室

此处介绍以佛教美术为中心的,一至十世纪的西域美术作品。
西域,从公元前三世纪左右开始随丝绸之路的发展,以绿洲之地为据点作为东西文化交汇要冲而繁华一时。佛教也经由此处传至中国、朝鲜、日本。现仍残存有寺院、宫殿、住居等显示往昔荣华的大量遗址。本馆的西域藏品是以二十世纪初期到此地域调查的大谷探险队带回的各种物品为中心,其中包括壁画、雕塑、染织品、陶瓷器、金属工艺制品等门类繁多,无论是作为艺术品还是资料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图片:菩萨头部  

  
古代埃及作品群
3展室

此处介绍以木乃伊为中心的古代埃及作品。
在尼罗河下游,自公元前5000年左右开始便建立了富裕的农耕畜牧社会。这一地域因少受外敌入侵,从公元前3150年左右文明诞生起,独自的建筑样式以及美术工艺等富有埃及气息的文明在很长的时间里兴盛不衰。
本馆所藏埃及作品的收集是始于明治37年(1904)获赠木乃伊为起点。收集品中包括刻有神圣文字的浮雕、狮头人身女神赛克迈特的雕像、以及能够了解当时人们的思想和生活状况的木雕舟及人偶。

图片:帕歇里安普塔哈的木乃伊  

3楼

  
中国文明的起源
4展室

此处介绍约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200年左右的陶器和玉器。
中国在一万年以前已经开始制作陶器。中国的陶器除了煮炊和储藏等日常生活中使用之外,有在红色器物表面用褐色颜料绘画纹饰的彩陶、整体为黑色或是白色的黑陶、白陶等,也有为祭祀神灵和祖先盛放供物或是作为礼器之用的特殊陶器。
除陶器外,富有润泽的石材磨制而成的玉器也备受珍重。玉器被认为具有神秘的力量,并且是君子所应具有的品德的象征。
通过陶器的造型及色彩、玉器特有的光泽等,请欣赏古代中国人所追求的审美情趣。

图片:彩陶短颈壶  

  
中国青铜器
5展室

此处主要介绍公元前1800年至公元1000年左右的青铜器。
中国的青铜器作为盛酒或食物的容器而发展成熟。其用途非日常餐饮之用,而主要是作为祭神和祖先供奉饮食的容器而制。这一点是继承了作为祭祀用具而发展成熟的陶器的传统。但从青铜器表面装饰的神兽,或是寓意神兽的纹饰来看又是陶器所没有的特征。这些纹饰表现在公元前六世纪逐渐消失,青铜器的用途也从祭器逐渐转型成奢侈的生活用品。
从青铜器的形状、纹饰等的变化中可了解古代中国人的信仰和思想的转变。

图片:饕餮文瓿  

  
中国墓葬的世界
5展室

此处介绍公元前200年至公元800年左右的墓葬陪葬品。
中国人视孝敬尊长和敬慕先祖为美德。从公元前二世纪开始,为逝去的先人在阴间也能享受生前的富裕生活,而在墓室内部的营造上用尽心思。其中代表性作例当属陪葬的明器和俑。
明器是指烹调用的厨具以及马车・牛车等交通工具甚至包括厕所等在内的各种道具或设备的模型。俑多为佣人、艺人等为主人服务的各种人物的偶人,与明器同样多为陶质。
通过展示可了解古人们寄托于明器和陶俑的理想生活。

图片:重要文化财 三彩贴花龙耳瓶  

  
中国陶瓷
5展室

此处介绍七世纪至十九世纪的陶瓷器。
中国在商代前期(公元前16世纪)开始出现经过人工施釉的陶器,东汉时代(25-220)制作出青瓷。唐代(618-907),反映富有国际色彩的贵族文化的华丽白瓷和三彩最为流行。宋代(960-1279),器形端庄、追求釉色精美极限的青瓷、白瓷烧制而成并达到了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顶点。进入元代(1271-1368),
江西省的景德镇窑烧制出青花瓷器,此后施以图案的瓷器成为主流。明代(1368-1644)以后,烧制宫中御用品的官窑设在景德镇,开发出各式施画技法,创作出图案精美色彩鲜艳的瓷器。各个时代的陶瓷器富于变化,引人注目。

图片:青井户茶碗 铭 土岐井户  

  
中国染织
5展室

此处介绍十三世纪至十九世纪的纺织品和刺绣。
丝绸之路起点的中国自古盛产丝绸。中世日本从中国输入运用精巧织造技术制作的高级纺织品。被称为“唐物”的泊来品颇受武将和僧侣们的珍爱。这些中国染织品在近世被茶人称之为“名物裂”而喜好,其中的代表作品是本馆所藏由加贺藩前田家传承的“名物裂”。中国的王朝兴衰交替,当时的染织品资料仅是通过考古发掘成果中获得,而传承于日本的中国染织品堪称为解明其历史的重要资料宝库。各种颜色的绢线交织光彩耀人,再配以闪闪发光的金线,可谓是绢中宝石。

图片:打敷 五彩缎子缝和花草纹样编绣  

  
绿洲(教育普及园地) 亚洲占卜体验
6展室

占卜,自古以来便与亚洲各国人民的生活息息相连。在这里可以体验其中的一些占卜活动。

4楼

  
中国石刻画像艺术
7展室

进入公元前二世纪,中国的墓葬构造不单再是简单墓穴而是出现了拥有四壁和天井的墓室,仿佛地下的宅邸一般。此外在墓地中配有后人为祭祀之用而建造的祠堂也随之出现。墓室以及祠堂的建筑材料,特别是山东省和河南省南部等地喜好坚硬的石材,在其表面雕刻各种题材的画像,称为画像石,盛行于东汉至公元二世纪左右。画像石的内容多为酒宴、炊事等基于现实生活中的场面到神话仙人的世界,范围广泛。画像石的石刻画作为艺术品,以及反映当时生活风俗、思想意识的历史资料均具有重要价值。

图片:画像石 车马仪仗 / 祭祀先祖活动的建筑  

  
中国绘画
8展室

此处介绍日本收藏的中国绘画。
日本的中国绘画收集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最初是八至十三世纪,遣唐使以及僧侣、贸易商人等将中国文化和大量的书画带回日本。十四至十五世纪,足利将军家构筑了庞大的中国绘画收藏,本馆所藏梁楷《释迦出山图》等南宋绘画的名品几乎都是这一时期收集的。
之后的十七世纪,输入到日本的众多中国绘画被称为“唐画”。这一时期,鉴赏绘画成为武士和贵族阶层不可缺少的教养学习。本馆所藏江户时代文人市河米庵的收藏品便属此类,形成了日本独自的中国绘画收藏,并奠定了本馆收藏的基础。
接下来是在十九世纪之后,众多日本人开始直接往来上海以及北京等地与中国文人交流。日本人迄今为止未曾见过的作品也是在这一时期收集的。本馆获赠的高岛菊次郎、林宗毅、青山杉雨等人的收藏品,涉及宋代宫廷绘画、佛画,明清的文人画到浙派、近代国画,极富特色。

图片:清明上河图  

  
中国书法
8展室

此处介绍中国书法艺术。
汉字在各时代以对其种种需求为目的,为满足易读、易书写、美观的要素而不断摸索最为相适的字形。公元前创出的,具有强烈绘画因素的篆书,之后演变成隶书、再发展为草书和行书、唐代成就了楷书。
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五体,均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不仅是文字的构造,从审美的角度看也是经过精心推敲的。随笔墨纸砚的不断完善,书法的表现形式也逐步拓展,其中活跃于四世纪的王羲之(303?-361?)将书法的艺术性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境界,并对后世的影响极大。
超越了王朝的交替与民族的兴衰,请欣赏脉脉相承至今的书法精髓。

图片:草书五言律诗轴  

  
中国文人的书斋
8展室

文人指喜好诗书、书画和艺术的人。在中国,即使是官僚也首先要是文人一样,是中国人的理想形象之一。
文人在汉魏六朝时代(公元前3-公元6世纪)既已存在。宋代(960-1279),不仅是外在的赏心悦目,而是开始重视更为高尚的内在精神表现。文人书画成为此后中国艺术的根本。
明代(1368-1644)以后,文人文化也为广泛的富裕商人阶层所融入,笔、墨、纸、研等文房四宝自不待言,鉴赏书画的空间也追求优雅的趣味。此处复原创作中国书画艺术的文人书斋,文人们在清新的空间里追求着更为丰富的人生。

图片:端溪石蝶翅砚  

5楼

  
中国漆器工艺
9展室

此处介绍中国漆器工艺的各种技法和纹样。
使用树液提炼的漆涂在器物或道具上的工艺(漆器工艺),除中国大陆之外,在日本列岛、朝鲜半岛、东南亚等地也广泛使用,富有地域特色的技法和纹样发展成熟,特别是中国漆器工艺具有7000年以上的历史。重复涂漆后雕刻而成的雕漆、贝壳整形后镶嵌而成的螺钿、雕刻纹样后嵌入金属装饰的错金、用色漆描绘纹样并将轮廓施以线雕的“雕填”等装饰技法、以及山水、花鸟、楼阁、人物和从蔓藤花纹演变而成的“云雕”纹样组合,表现多样引人注目。仅是涂漆而不施纹样的漆器也是别有一番魅力。

图片:重要文化财 螺钿龙涛菱花口盘  

  
清代工艺
9展室

此处介绍清代(1644-1912)制作的玉器、景泰蓝、玻璃制品、竹雕等工艺品。
清代制作的各种工艺品凝聚了高度的技巧。宫中设置各种作坊,在宫廷的扶持下精美的工艺品源源不断地创出。清代,缅甸产的翡翠运至北京,精雕细琢成玉器。玻璃制品在清代也是流行的工艺品,其特征是多为不透明的色泽。装饰文人书斋的文房器具不但制作精巧更反映出高雅格调。
请欣赏巧夺天工之技和雅致趣味。

图片:彩色玻璃烛台  

  
朝鲜的磨制石器和金属器具
10展室

此处介绍朝鲜半岛的磨制石器和青铜器。
朝鲜半岛在旧石器时代已确认有人类足迹的存在。新石器时代(公元前10000-前1000年左右)开始狩猎、采集和农耕,并使用磨制石器。青铜器时代(公元前10-前4世纪)至初期铁器时代(公元前3-前1世纪),各地群雄并起,显示其地位的是剑、矛、戈之类的青铜祭器和磨制石剑。其独特造型引人注目。
公元前108年,中国的汉王朝占据朝鲜半岛北部,为支配当地设置乐浪郡,当地文化与汉文化相融合形成独特的乐浪文化模式。
请欣赏对磨制石器、以及日本弥生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代表朝鲜半岛金属器文化一端的作品。

图片:重要美术品 冠  

  
朝鲜诸王的兴亡
10展室

此处以金属工艺品为中心展示三国时代(4世纪-676)诸王的荣华。
青铜器时代(公元前10-前4世纪)各地强豪辈出,原三国时代(公元前1-公元3世纪)初期国家诞生。到三国时代为止诸方势力统合分为北部的高句丽(-668)、西南部的百济(-660)、东南部的新罗(-935)、南部的加耶诸国(-562),竞相争霸。
高句丽、百济、新罗以及加耶诸国擅长运用金、银、铜、铁、玻璃、翡翠,制作富有地域特色的装饰品、武器、马具、陶器、瓦当等。这些多彩的表现形式反映出诸王的富足和繁荣。

图片:粗环耳饰  

  
朝鲜陶瓷
10展室

此处介绍原三国时代(公元前1-公元3世纪)至朝鲜时代(1392-1910)的陶瓷器。
朝鲜半岛在原三国时代从中国传来技术,代替以往的红陶开始在窑中烧制灰色陶器。三国时代(公元4世纪-676)发展成陶质瓷器。六世纪登场的印花纹陶器和绿釉陶器在统一新罗时代(676-935)完善成熟。高丽时代(981-1392)初期出现了青瓷,主要为宫廷之用。十二世纪下半叶镶嵌技法发展。朝鲜时代早期诞生了粉青沙器等朝鲜独自的纹样。晚期宫廷的日用品和祭祀用品等,是以广州朝鲜官窑为中心生产的白瓷为主流。请欣赏随时代变迁而发展的陶瓷器。

图片:重要美术品 马形容器  

  
朝鲜的佛教美术
10展室

此处通过瓦当、佛像、金属工艺品等介绍朝鲜半岛佛教美术的特色。
佛教在四世纪传到朝鲜半岛的高句丽和百济、六世纪传至新罗(-935),并开始建造寺院和佛像。寺院屋檐所用瓦当,因地域和时代不同其形状和纹样差异明显。
新罗在7世纪统一朝鲜半岛,兴建以佛教为中心的国家,八世纪迎来佛教美术的鼎盛时期。
新罗时代之后的高丽时代(918-1392),佛教受到国家的庇护,漆制经箱以及佛教绘画等,各个领域都创作出与佛教相关的作品。其中梵钟(钟)和金鼓(铜锣般的乐器)、水瓶等金属工艺品的色泽优美,为看点之一。

图片:菩萨半跏像  

  
朝鲜时代的美术
10展室

此处介绍朝鲜时代(1392-1910),王朝文化的日用品、服饰、装饰品等。
朝鲜时代,儒教在国内广泛传播,生活中重视儒教规范,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模式。统治阶层的“两班”男性,将书斋(舍廊房)作为社交场所,家具和文房用具等整然排列。女性的房间(内房)则配置有精致装饰的各种日用品。优雅的审美观体现在生活的各个角落,身边的日用品则追求其功用性和素朴的美感,尤其是注重调和与均衡为其特色。衣装以及家具、食器、文房用具等一件件极具精美,同时通过在生活空间中的摆置更显格调高雅。

图片:笔筒  

地下一楼

  
高棉雕刻
11展室

此处以吴哥王朝(公元9-13世纪)的石造佛像为中心介绍高棉雕刻。
在柬埔寨,从一世纪至七世纪建立的高棉人的最初期王朝,扶南王朝繁荣昌盛,并诞生了高棉文化。七世纪中叶以后真腊(550-802)吞并扶南并扩大了支配版图。这一时代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强烈,信仰印度教和佛教。始于九世纪初的吴哥王朝迎来了高棉文化的鼎盛时期,此后一直到十三世纪上半叶,创造出在雕刻和建筑中表现印度教或佛教诸神的高棉独自的文化。
本馆所藏高棉雕刻,是在昭和19年(1944),与作为东南亚文化研究机关
的法国远东学院进行交换而得的,无论是质或量均为精选收藏。

图片:纳加上的迦楼罗  

  
东南亚金铜佛像
12展室

此处介绍七世纪至十三世纪的东南亚金铜神像和佛像。
印度佛教和印度教传至东南亚的历史久远,当地盛行制作佛像和印度神像。这些作为寺院的供奉之物,或是作为个人的信仰对象而被崇拜。其中大量的金铜佛像存留至今,印度尼西亚、泰国以及柬埔寨、缅甸、越南等广泛地域均有制作。七至八世纪左右的佛像多明显保留印度样式风格,随时代推移,逐渐出现具有浓厚当地民族特色的样式。这些均为蜡型铸造,因此富有立体感、造型柔和的特色。

图片:哈努曼立像  

  
印度・东南亚考古
12展室

此处介绍古代印度・东南亚制作的陶器、石器、金属器具。
印度次大陆的北部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诞生了印度河流域文明(繁荣于印度河周边的文明),前1500年左右将大量铜器埋藏于地下的埋藏铜器文化兴盛。典型的有人形铜器、带钩矛头、铜斧等。
东南亚在受印度和中国影响的同时,逐渐发展富有当地个性的文化。其中在泰国东北部班清地区,手镯、斧、矛等青铜器,以及白地红绘纹样的陶器等具有特色的文化出现,并在公元前300年左右达到鼎盛。
从展示的这些出土陶器和金属器具中反映出古代印度和东南亚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繁荣。

图片:桶形铜器  

  
东南亚陶瓷
12展室

此处介绍九至十六世纪,柬埔寨、泰国、越南制作的陶瓷器。
吴哥王朝的鼎盛期(公元9-13世纪),以柬埔寨为中心制作高棉陶器是印度支那半岛最初的施釉陶器。
泰国在素可泰、大城王朝时代盛行烧制铁绘纹样陶器和青瓷,特别是十五至十六世纪因输出需要而大量生产。富有生气的鱼纹和花纹样式极富魅力。
越南开始烧制具有独自特色的陶瓷器是在李朝时代(1009-1225),受中国影响烧制白瓷和青瓷。陈朝时代(1225-1400),除青瓷、白瓷、绿釉、铁绘之外,还烧制具有独特色泽的白釉褐彩陶器。黎朝时代(1428-1527),青花、五彩的技术成熟,开始量产外销瓷。请欣赏三个国家富有民族风格的作品。

图片:黑褐釉象形容器  

  
亚洲染织
13展室

将印度到东亚及西亚的染织按地域和主题展览。

图片:花布断片(彦根花布)  

  
印度细密画
13展室

此处介绍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绘制的印度细密画。
印度细密画是在十一世纪作为佛教和耆那教经典的插图而开始绘制的。佛教细密画的制作是东印度、耆那教细密画则是以西印度为中心,制作一直延续到十六世纪左右。之后,十六至十九世纪在莫卧儿王朝,流行描绘王公贵族和宫廷生活等世俗题材的写实性“莫卧儿绘画”、以及在西北印度的拉起普特王侯的庇护下,以印度教教义为题材的庶民派“拉起普特绘画”广为流行。印度的细密画,确立了色彩细腻并富有情感的作风,创出了独自的造型并衍产生了诸多流派。在一幅绘画中包含了神话、音乐、自然等诸般要素汇集一处,富有活力。

图片:在树下思索的托钵圣人  

  
亚洲民族文化
13展室

从亚洲到南太平洋,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工具和工艺品等介绍其民族文化。

图片:哇扬(皮影) 阿周那